2008年9月14日 星期日

颱風天 與 吉他給的領悟

這個颱風雨好多啊!

窗台前三盆新搬來的蘆薈三兄弟,本來就不容易口渴,
因為入秋以來旺盛的雨量變的越來越細瘦,預料颱風過後應該就會完蛋
丹麥朋友Søren似乎沒有見識過這麼多水
說自己快要死了,好像是在諾亞方舟上一樣XD

上午全家去探望兩個阿媽,中午吃了夜市附近爸媽譽為北市最讚的蚵仔麵線
下午和媽媽去了家樂福逛一下,之外的時間就是在家裡摸摸吉他

和吉他的淵源要回溯到小學五年級
那時候可能是因為很喜歡民歌的關係(就是民國六七十年風行的那種)
就報了館前路救國團十堂兩千多元的吉他課
老師是在中山北路和忠孝東路轉角那家金螞蟻樂器行的老闆
挑了一把老師推薦的兩千多塊民謠吉他,彈起來卻感覺弦很難壓手很痛!
只記得第一堂課老師在介紹吉他各部位,指著琴橋說:"這以前是鮭魚骨做的"
最後要我們下次要會彈類似小星星的單音練習
我連Do re mi都按不緊,就沒再去上課了. 這就是日後翹課的濫觴~
每次禮拜六上課的時候,我還是照常把吉他揹出家門,跟媽媽道了再見後,
就把吉他寄放在附近的同學家,走去重慶南路看了兩個小時書再去把吉他領回家~

再拿起吉他就是高二的事了。
因為有些少年維特的煩惱(其實我不太了解那是啥,沒讀過那本書XD),
看到班上有把同學荒廢的吉他,
加上古典吉他社的同學稍加指導,開始了隨便彈彈唱唱的習慣。
因為彈的真的不怎麼樣(現在還是不怎麼樣),
還有人說,你唱就好了,不要彈(嗚嗚)
還不自量力的參加了民謠歌唱比賽,幫人伴奏也自彈自唱
沒想到決賽的時候,看到台上的加油同學,一陣大慌亂,
手指和聲音好像不是自己的亂跑了起來,當然就是摃龜了~

大一的時候又參加了古典吉他社,
買了古典吉他,學了卡爾卡西上C長調的部分練習
疏於練習,久了又看到原本跟自己一樣爛的都比自己好了,於是又不去了~
大二的時候短暫回去一下,又因為同樣的原因,又不學了XD

後來想想,一直斷斷續續的原因是什麼呢?
大概是在於每次都想從練好基本功開始,而基本功本身是很無聊的
(例如隨著節拍器,音階來回爬幾十遍,用不同的拍速、或改變每小節單音彈奏的次數)
就失去了繼續的興趣。
"很多功夫是該下想下,但是因為過程令人煩躁而無法繼續"
這大概也是很多定性一般或是稍差的人,學習才藝、語文或是減肥半途而廢的原因之一。

因為強調基本的策略實在十多年來成效太差,
既然天性就是比較隨興所至,那就從喜歡的地方著手,先培養低份量練習的習慣
先找幾個自己喜歡的流行曲子或音階練習,
暫時不管拍速穩定度和基本姿勢,把指法一段一段的記起來,好了以後再去修正。
這樣可能沒有比先練基本功到純熟了再應用來的那麼好,
但起碼比因為練不下去而什麼都沒有來的強。
果然有點小進步了!

總而言之:
1.一般耐性的人做事情要持久,都要能夠從中獲得快樂
如果過程中是不舒服的、過於壓抑欲望的,大概都不容易成事。
2.培養次佳的習慣,比培養不成最佳的習慣好。

oh yeah~

1 則留言:

Angie@Copenhagen 提到...

我想推Søren那段很好笑!! 在哥本哈根想念你